醫學美容

非侵入拉提新標竿:Thermage 5大優勢全方位解密

皮膚老化的拉提需求日益提升
隨著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,25至45歲女性對抗乾紋與皮鬆弛的需求急速攀升。根據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(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,ISAPS)2022年報告,全球非手術性整形程序已超過1,500萬例,年增長率近8%,其中射頻(Radiofrequency,RF)治療占比逐年上升。Thermage自2002年量產以來,因其單極(monopolar)射頻技術能深入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加熱,刺激膠原蛋白重組而聞名。2007年發表於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的臨床研究(Alster TS等人)指出,接受Thermage治療的70位受試者中,治療後六個月有超過80%呈現皮膚緊緻度改善,平均拉提指數提升1.9分(5分制評估量表)。這項數據不僅驗證Thermage在非侵入拉提領域的先行地位,也反映消費者對效果及安全性的高度期待。

射頻能量加熱真皮層刺激膠原再生
Thermage運用單極射頻原理,將電流聚集於皮下深層結締組織,使真皮基質溫度穩定維持在40℃至43℃之間,誘發熱刺激(thermal injury)後續的膠原蛋白新生與重組。相較於雙極(bipolar)或多極(multipolar)射頻,單極射頻具更佳的穿透深度,可覆蓋約3.0至4.0毫米的真皮及淺層筋膜(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,SMAS),達到深度緊緻效果。2017年Thermage FLX第六代儀器引入AccuREP自動化能量監控(real-time feedback),可依皮膚阻抗即時調整輸出,減少過熱風險並提升治療一致性。Solta Medical(現隸屬Bausch + Lomb)內部資料顯示,FLX機型較第五代Thermacool TC System治療時間縮短25%,大幅提升醫師操作效率與患者舒適度。

擬定射頻拉提方案須嚴控關鍵參數
要讓Thermage發揮最佳緊緻效益,醫師首重探討患者膚質差異與老化程度,擬定合適的輸出能量(Energy Level)、通道次數(Shots)與探頭(Tip)尺寸。大部分臉部治療建議採用4.0mm深度探頭,能量等級可從3至5級彈性調整;較敏感部位如眼周或下頜線,則可酌情降低能量並增強冷卻時間。風險面向則為熱傷害與術中疼痛,建議施打前先在頸部或臉頰做測試點(test spot),並搭配外用麻醉膏與冰敷以控制不適。臨床追蹤亦顯示,持續3至6個月後可見更明顯的緊緻效果,但需搭配日常防曬與居家保養,才能延長新生膠原壽命。你是否準備好透過Thermage優化拉提策略,為肌膚緊緻開啟新里程?